第一百六十一章 法币(四)_风起1924
香蕉小说网 > 风起1924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法币(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一章 法币(四)

  李恪主政湖北,就必须对红军的根据地下手,不然根本无法真正的掌控湖北,更何谈以湖北为基础窥探四川。所以李恪注定了要朝着反动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也不想跟红军发生这种冲突,万一日后gcd当家的时候,找他清算怎么办?估计以后解放战争的战犯名单里面,自己的名字估计得排在前五。十几年后的事,他现在也不想考虑太多,到时候再说吧。

  此时湖北省内,除了红军,另外一个不稳定因素就是徐源泉。这家伙把控着鄂西,对于他的改革是个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便利用自己的职权,把徐源泉部调离鄂西。

  由于徐源泉毕竟是何成浚的手下,虽然他的这位前任已经离开湖北,但仍然是老蒋比较信任的一个人,李恪也不可能把徐源泉往死里整。只是调离,也没说要吞并其部队的意思。

  徐源泉接到李恪的调令后,本来想不配合,不过李恪调遣湖北战斗力最强的第5师主力从襄阳南下,并把第9军调至江陵,大有徐源泉部不接受任命就动武的架势。

  由于李恪并没有针对萧之楚部,仅凭徐源泉现有的两个师,根本没法跟他对着干。要知道此时的他除了其直接统领的第2军,郝梦龄的第9军和万耀煌的第13军都相继投靠了李恪。

  投靠李恪的好处还是很大的,郝梦龄的54师一下就全部换成了新式汉阳造,还多了一个6门82mm迫击炮连和一个6门制75mm山炮连。万耀煌的部队也一样,两人都尝到了甜头,自然就抱紧了李恪的大腿。

  这二人的投靠,自然让李恪实力大增。徐源泉也不甘心离开鄂西,找了曾经的上司何成浚帮忙。不过此时的何成浚也无能为力,毕竟李恪是打着剿共的名义,他能说什么?便劝徐源泉想开点,去剿共的时候立点功劳,他就能帮其想办法谋得一个好职位。

  见曾经的上司帮不了忙,徐源泉只能认怂,便带着部队往鄂豫皖开拔,而李恪则是趁机让第9军进驻鄂西。

  第9军因为之前遭遇失败,加上李恪把47师吞并,正在重新组建,不太适合接下来的战斗。

  李恪这么千方百计把徐源泉调离鄂西,也是为了把鄂西打造成进入四川的桥头堡。对于四川,老蒋一直很眼馋,虽然此时的川军虽然内斗不已,但是对外却是枪口一致。刚好李恪是四川人,他的二哥还是刘湘手下的一个主力师师长,而且这个师的军官大多是黄埔毕业,这在川军中也算独一份。

  所以老蒋就有让李恪去试着进入四川,看能不能把四川划入中央政府的实控地区。

  不过李恪也知道,现在的他想要进入四川很难,而且重庆府这边的川军派系还是刘湘,这位可是一直跟老蒋不对付的人,现在更是川军中最大的两股川军之一的领袖(此时的川军已经出现双刘对峙的局面,即刘峙和刘文辉)。

  而且现在刘峙也在防备中央军,对于李兴广,刘峙虽然没有撤销其师长一职,不过也在有意打压。之前刘峙跟老蒋关系好的时候,李兴广部驻扎在万县,可谓风光一时;不过现在,李兴广部被刘峙调到了川鄂交界处的奉节、巫山等贫瘠的几个县驻扎,算是被刘湘排挤出自己的核心部队。

  刘峙对李兴广的发配,倒是挺合李恪的意。他正愁不止无法支持自己的二哥,调到这儿他给自己二哥运送武器弹药这些不就方便多了吗?所以他就动了徐源泉。

  徐源泉自然是很不高兴地率着部队开拔,而且在其开拔途中,严重这边则是在大力整顿武汉到宜昌的船运,其中徐源泉的轮船局就被纳入整顿之中。

  由于湖北禁止鸦片,而徐源泉的轮船局私下却在帮助鸦片商运送鸦片,正好撞在枪口上。抄没轮船局财产不至于,不过却罚了10万大洋,并责令其限期整顿。徐源泉听说这事后,气得跳脚,不过谁叫势不如人,最后他还是认栽,心疼的掏了10万大洋。

  这轮船局可是赚钱的行业,他可舍不得放弃,10万大洋虽然让他心疼,不过几个月内也就赚回来了。找李恪报仇,他也就想想,不然也不会乖乖离开鄂西。

  。。。。。。

  由于部队都在正在集结状态,李恪则是忙里偷闲,来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开工典礼。

  1931年12月20号,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张静江代表中央、李恪代表湖北省政府,出席了这次开工典礼。开工典礼本来规模不大,不过来的高官不少,整个湖北省政府下辖各部门的正副厅长都来了。除了政府官员,武汉各界人士也自发来了一些,毕竟他们期待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期待了20多年了,如今,终于要开工了。

  为了修建这座大桥,成立了武汉长江大桥公司,专门负责大桥的修建工作。李恪兼任公司总经理,李文骥担任总工程师,罗英担任副总工程师,至于桥梁的施工单位是李恪成立的中国建设公司。

  跟属于军队管辖的建设兵团不同,这家建筑公司属于李恪的产业之一,成立的时间有几年了。当初是为了修建钱塘江大桥而成立的,公司的股东,除了李恪,还有浙江本地一些商人,当然张静江一家在里面也有股份。

  整个桥梁的施工由中国建设公司负责,武汉长江大桥公司负责监督建造过程,以及后面的运营管理。

  “李工,这座大桥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能够建好?”站在长江边上,李恪一边走一边问着旁边的李文骥。

  不远处,建筑工人正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给大桥打地基。而长江的两岸,也有不少工人在忙碌,他们不是在修建大桥,而是在修建堤坝。

  在武汉长江大桥动工的时候,长江堤坝的修建工程也是进行。不过堤坝的修建则是大多只能靠政府出资,除此之外,民间也会捐赠一部分。

  “回禀李主席,我们的计划是三年的时间,具体得看工程的进度。只要大桥需要的资金、原材料这些供应充足,建造进程应该能加快不少。”李文骥认真道。

  “三年?差不多!”李恪算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必须保证工程质量,我不希望质量出现问题。这将是我国在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相信建成之日,肯定会轰动全国。

  而且平汉线、粤汉线两条铁路也能连接起来,将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李文骥有些激动,“李主席说的有道理。偌大的长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座长江大桥,跟黄河相比,长江落后了。

  就拿武汉来说,两条铁路不能连通,商业和行人往来都得靠做渡船,十分不方便。要是眼前这座大桥修建成功,在中国的桥梁史上,都会具有极大地纪念意义。

  之前政府数次提出要修建大桥,可最后都破产,还好李主席把这个付诸于现实。”

  修建长江大桥可不像修建黄河大桥那么容易,历史上不是中国没有技术实力修建长江大桥,不过因为成本太高,最后都被迫放弃。就像南京那边历史上就是采用的铁路轮渡,而不是修建一座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现在就需要750万银元,等过几年,这个成本还得上升,以当时政府那因为年年打仗,哪舍得花近千万修建一座长江大桥。

  “现在武汉以及南北两岸的经济发展,就是受到长江的制约,我作为父母官,肯定得为这里的百姓考虑。修建好这座大桥,对于政府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自然得修建。”李恪笑着道。

  “对了,李工当年也参与过川汉铁路的测绘对吧?”李恪突然想起这事,便好奇道。

  李文骥点头道,“当年在汉宜局,在德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勘探过汉口到宜昌的铁路。民国第九年,在美国工程师的带领下,进行过宜夔线的复测,还编写出了川汉铁路的工程预算,不过后面还是没能修建起来。有些遗憾。”

  “你觉得,川汉铁路从汉口起,经襄阳、勋阳、安康、绥定,再到重庆修建如何?这条路线线路如何?

  虽然隧道多了一点,不过地理条件比之前的川汉线要好不少。”李恪把他的这个铁路规划提上去,到现在都没批准,即便是他的老丈人帮忙,上面的反对声音很大。主要是没钱。

  “经陕西这么绕过去?”

  李文骥愣了一下,他倒是没这么想过,因为现在国人所熟知的川汉线,都是从宜昌这边过去,从襄阳这边绕过去,里程可就要增加不少。不过要说施工难度,的确要不现在的川汉线要容易不少。

  “我记得前段时间交通部曾经有人说过这事,难道这个方案,就是李主席提上去的?”李文骥好奇道。

  李恪道,“没错,既然原来的川汉铁路修建难度大,为什么不换个容易点的?这样同样可以进入四川。”

  “这倒是个可行的方法,不过没人去勘探过,是否具有可行性,还有待确定。而且成本也不低吧,大巴山那么多隧道要开通,虽然施工难度比之前的川汉线要容易,但是开凿隧道很耽搁时间,这将会极大地拖延工期。”李文骥迟疑道。

  “我们可以慢慢来,先修建汉口到襄阳的铁路,然后再修建从襄阳到重庆的铁路,要是可以的话,重庆那边也可以同时修建,这样修建速度将会大大提升。”李恪建议道。

  要是能两边同时开工,速度肯定会大大提升,最好是有专门的人去勘探好的地方,修建隧道,这样速度会更快。

  “这个方法倒是不错,不过资金方面?”李文骥自然是担心资金问题。

  提个口号很简单,关键是你提出来后,有钱修建才是最重要的。这可不比武汉长江大桥,只需要几百万银元就能修建起来,要是按照李恪所提的这条线路,那再怎么也得几千万银元。

  李恪拍着胸脯保证道,“资金方面没问题!要是李工有兴趣,不知道愿不愿意亲自带队去勘探路线?”

  “中央那边同意吗?还有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怎么办?”李文骥惊讶道。

  “我们先去勘探,拿出可行的计划,这样才更有说服力。至于武汉长江大桥这边,可以交给其他人,毕竟罗副总工程师对于桥梁建设,也很专业,足够胜任这份工作,实在不行,等茅厅长那边修建好钱塘江大桥,让他过来就行。”

  中央那边短时间肯定没结果,他可不想等着,先让人去测绘具体线路,等中央那边同意,就动工。

  “行吧!”李文骥迟疑一会儿,便点头答应道。

  相对于桥梁的修建,他在铁路修建方面更有优势,毕竟毕业后,大半的时间都是跟铁路有关,对于铁路的建设,更加有经验。

  于是就这么,李文骥正式担任武汉长江大桥公司总工程师不到一天就卸任,被李恪忽悠着去对他的新川汉铁路计划进行道路测绘去了。

  多年后,从汉口到重庆的铁路,正式全线通车那天,当着众多记者的面,李文骥还不忘笑着抱怨李恪。就是因为当初听了对方的话,他接下来好几年的就一直待在深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当然他并不后悔。

  当然不后悔,正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存在,为抗战四川物资出川,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抗战立下了赫赫功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iangjiao2020.com。香蕉小说网手机版:https://m.xiangjiao20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