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37)_当作精领到BE剧本[快穿]
香蕉小说网 > 当作精领到BE剧本[快穿] > 第223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37)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3章 笑拥江山美男梦(137)

  此时关东的反对声并不大,毕竟都是受了皇帝恩典升衔的。况且皇甫元均旧部云集,在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中都有影响力。想强出头同时得罪皇帝和他的人不多,就算是折、种、王等西军老将有些意见,还没有严重到举旗造反的地步。

  书颖仍然督查划分地块军垦、预留羌族各部的地区、高级官员地块和预留流民移民屯田地区等土地工作。

  书颖视察长春州后,将要回幽州,临行前在上京宴请文武高官、羌族各部领兵首领。她在宴上表示了她五年内北方不发动大战,但要防备女真残余卷土重来骚扰。

  书颖与他们喝了酒,又摊开地图,往科尔沁草原一指,道“这一大片草原,水草丰茂如河套,朕以后总要拿下来的。一半让我大夏朝廷驻军开设国营牧场,一半就分给羌族兄弟各协助国防军的部族。”

  羌族各部首领大喜,均起身跪下磕头,便有一位部族首领道“不如朕下命我们今年出征,把这草原拿下来,也不必等以后了。”

  书颖笑道“饭要一口一个的吃,不然肚子不舒服。这打仗也一样,一点点打,那才消化得了。不然打下来,于国无用,又何必浪费钱粮呢”

  那部族首领才明白,道“皇上雄才伟略,小人浅薄见识倒闹笑话了。”

  书颖道“西北汉子直爽,那也没有什么好笑话的。往后几年,汉羌两族各自移民生产、积极备战,数年后方可一举拿下。各部兄弟回自家去后可得努力生孩子,不然打下地界,没有人种地放牧倒是可惜了。”

  大家不禁哈哈大笑,仁多恭道“皇上,臣想多生几个儿子,选出最能干的一个儿子去皇上跟前效力,以报皇上对臣部族的恩典。”

  书颖朗朗一笑,道“敬德今年二十二岁了吧听说你因为出征,都耽误成亲了。此次回西北可得先成亲了,莫让未婚妻等得心急才好。”

  仁多恭笑道“皇上怎么知道这些”

  颇起忠吐嘈道“你这点事也不是秘密,几次念到要回家成亲,都传到皇上耳朵里了。”

  大家笑话一通,接着饮宴,宾主尽欢结束,不细表。

  第三集团军驻守关东,一半以上番军人先回西北,还有一小半留守分到部族的土地,并且协助第三集团军防备女真。

  第二集团军及后来出关的第五集团军则随后返回关内,由于时间问题,书颖这次不去汉四郡了,第七集团军暂时分驻辽东和汉四郡实行同样的军垦。

  书颖和大军回到幽州时已经是10月,幽州划分的新都地界已经整平,如皇宫地界居然已经做好了排清水系统和化粪池排污系统,这与整个皇城的排污系统将连在一起。

  当今洛京城的排水系统就已经很先进了,大雨季节,城内基本不会出现涝灾,这些匠人师傅也自能做好这个。书颖将来要用抽水马桶,所以要另建一套排污系统,他们理解之后,也能做到。

  留守幽州的官员虽然对她纳妃的事很是惊奇,但是已度过了热议的时候了。旨意下了这么久了,早成事实,现在要她改,真是始乱终弃了。

  幽州留守官员便没有说,连裴延庆都没有说,而种将军此时已经带第四集团军西了永安军路,毕竟西北长时空虚也会威胁洛京安全。

  书颖陪了叶熙几天,叶熙虽然舍不得母亲,可是他仍然决定留在幽州干事业,说“母亲封我为燕王,我留守封地是应该的。况且我现在管着建都的事,投资的公司也有很多事,我暂时走不开了。”

  书颖抚了抚他的头“熙儿长大了,好好历练学本事,明年寻个空回洛京来看娘。”

  母子暂时分别,这让书颖想到自己也是十四岁左右离开家独自闯荡的,甚至在赵玮取了刘绾绾那些年,她有一年半都没有回过家。孩子长大了,总要放手让他们历练,否则妈宝男就难成大器。

  书颖带着新妃子、儿女和大军正式班师回朝,不管朝臣怎么想,第一件要办的事是欢迎皇帝回朝,庆贺北伐大胜而归。甚至洛京百姓们也因此情绪高涨,载歌载舞,现在顾不得皇帝纳妃的事了。

  百官出城迎接,若非她建的大夏现在还没有帝王宗庙,便要开始祭祀天子七庙了。

  等到百官庆贺大胜的事之后,果然便有官员提出质疑,这时书颖怀孕了,这时就让百姓有点尴尬,内心未必没有把她当作是秦始皇母亲一样的人。

  书颖记得日子,知道这是李玄的孩子,有人再不高兴,李玄都要四十二岁了。书颖以子嗣和各不干涉家事为由反驳言官,只让他们干实事,让她少生儿子会危及大夏江山。

  此事在民间后来也引起很多争论,不过现在没有武装的百姓还不及武周时的人悍勇,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书颖一边生子,一边在娘家、外戚、良相的辅佐下忙着内政经济的事,以基础设施来刺激经济。

  统一规划五年基础设施计划,一是要修建好幽州北的新都的宫城与皇城;二是修建从新都到北方大定府的第一条铁路;三是继续在新法的基础上规划一些利于农耕的水利建设;四就是实施无地流民的北迁耕种工作。

  为了统一思想,改用财政投入而不是白征民夫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书颖在孕期第三个月到第四个月著有一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作了详细解说和演算。

  书颖从历史例子角度揭露朝廷强征民夫做基础设施建设和宫殿、官衙建设不付钱是横征暴敛的行为,她在位时不能这么做。这一点,她就内涵了历史上所有的君主,拉拔高了叶氏王朝的形象。

  当然,她敢这么做是有底气的,是因为现在的经济形势大为好转,她是个懂经济的人,而古人没有这高度。

  然后她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平白朴实的白话语言来解释,又用案例的方法来演示,再说数学方法来预算结果。

  书颖要求各级官员们去买这套书进行学习,了解这种经济手段,消除误解,消除无知。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是有不少人为了升官和长知识积极学习的,有这部分人也暂时够了。

  书颖主持做这五年建设规划,把除了官员奉禄、军部需之外所有的财政收入和余粮规划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工部扩大机构,而民间资本也嗅到了商机,开始投资询问建设用料的规格标准,他们要用上游的产业投资。

  擅长建筑的能工巧匠被各大企业以高薪或分股份的方式预先聘请,各大企业主都期待大干一场。虽然开始时有些乱象,可是经济活动格外活跃,整个大夏呈现盛世繁荣景象。

  民间虽然也不乏民工讨债的事,但是企业无权白征民夫,民夫被商家召集前都说好要给工钱的,民夫找到官府基本能说得清楚是非曲直。

  书颖回洛京的第二年6月,给李玄生下一个儿子,也是在这一年,大理、安南、吐蕃、回鹘都知道大夏不好惹,所以纷纷遣使访问大夏。

  访问大夏之后,各国表示愿称臣上贡。吐蕃在唐时很强,在这个时代其实一点也不强了。余下几国虽自有异心,可是骨子里害怕女皇向他们动手。

  大夏不但人口多经济实力强,在位的铁腕女皇都连灭两国、打残一国了,他们就怕下一个轮到自己。书颖确实有心要灭几国而统一东亚,但这时不是时候,便提出开放商贸的事,并且从安南引进了优品稻种。

  开放海外贸易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正好支持国内风风火火的建设当中。

  由于新都城皆采用有偿建设,民间建设企业承包分项目工程,大公司又会分成各个子项目再分出去,所以建设效率可不低。

  建设企业不是官府,民工为企业做事虽然辛苦,但是能赚到一些钱,也有自由不干的权力,不至于因为辛苦而导致民乱。企业主们急想官府认证验收项目完成情况,从而收到尾款,都会加班加点完成。

  书颖建新都比隋炀帝一年修好洛阳城的效率有所不如,她用了三年基本修好宫城和皇城,只还有抽水马桶和合金水管供应滞后,而且工人安装能力效率要慢慢学习提升,后续能加快。

  皇宫和各部官衙都采用光州叶氏家族在幽州城南五十里外的玻璃分厂生产的平面玻璃做大窗户甚至落地大窗户,因此这种屋子的采光与旧式屋子不可同日而语。

  皇宫各大宫殿地上都采用新式瓷砖注一般认为瓷器之国的明代发明瓷砖,普通瓷砖的技术在非工业时代也不算有门槛,墙上则白色的石灰墙粉刷得雪白。

  第六年时,宫城、皇城的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已经安装接通了,外郭城靠内的西边建了几个商品房式的小区,这是无独栋官邸的京城小官的宿舍区。

  这些宿舍产权属于朝廷,官员们在京任职时,无房产的可以向朝廷廉价租用一般只够小家庭使用。只有在岗实差官员有权租用,而官员的亲戚儿女无权租用。

  在大周时期,大部分的京城小官也是没有房产的,苦恼现代人的事一样让古人苦恼,特别是外地考到京城的人。所以这个官员廉租房对于全体官员是个善政了,世上毕竟是小官多于大官。

  宫城、皇城内建有叶家帝王宗庙、中小学校、小区体育场、公园、公共车站、便利店面、酒店、茶馆,以方便官宦人家的日常生活。

  朝廷也允许外城的人到皇城非主干街道摆地摊,便促进商业繁荣,增加就业、丰富方便皇城内的人的生活。

  外城也规划建学校之内的设施,而且开拓了东西南北的商业地产区域,其所有权属于朝廷,朝廷出租给各种商人。

  燕王受女皇之命,与朝廷土地资源部主持了东城区部分土地70年产权的拍卖,将之卖给全国现在无实权实职的世家大族和豪商家族。

  70年产权,即70年后朝廷若要征回地,要出原价买回,或者70年内要改建城市,也需要出补偿金。大家对这事对70年产权虽然有意见,但是在古代就算官至宰相,告老还乡都很正常。

  政事堂这时候才发现,建新城还有这样的好处,不但促进上游产业发展,增加税收,通过拍卖土地、出租属于朝廷的店铺、宿舍等产业就可以为财政增加一笔收入。

  这些能把投入的钱赚回来,却不会弄得天怒人怨的,因为资金流动、经济循环,每个环节的人的付出都有所得,资金只是一种所得的媒介。

  第七年初时,本来应该主持迁都的,洽逢书颖生了第七个孩子在坐月子。这时她已经年过四十,为了保养自己,才没有做出六年生个四个孩子的丧心病狂的事,等到了第七年。

  幸好她请得起奶娘,所以才不会憔悴衰老得那么快。不出意外,她实在不想再生孩子了,她生孩子只是为了巩固她的叶氏王朝,而不是她喜欢怀孕。

  她的身体素质好,就像是现代一些老人,一生做农活并生养**个孩子,最后还能活到100岁的老人一样。可是她受不了人生时光都放在孩子和政事上,基本没有自我的生活状态。

  书颖在李玄的相助下,温补药膳、内功心法、外用药、锻炼等方法调养了八个月,基本恢复身材,也结束了自己的哺乳期。

  她着手处理迁都的事,可是这时候叶清江突发疾病猝死,享年83岁。书颖是神医,她也无法预防这种死法,依她判断,可能是突发脑梗,毕竟年纪大了。

  书颖亲自到靖安宫吊唁,并下诏追封他为“夏显祖昭孝文穆皇帝”,命在靖安宫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然后由她的次子叶然19岁、长女叶薰15岁代她伴随太皇叶世钊扶棺北上。

  将会把叶清江棺椁运到新都属于他们叶家自己的皇都、皇宫中选停灵宫殿先停灵,等修好皇陵再按照帝王仪仗下葬。

  此外百官来吊唁,因为他是女皇之祖,都要披麻带孝。武成贵君和文德贵君既然是皇帝的人,自然也要以孙辈身份分担起守灵堂的工作。

  书颖一身素缟,劝着父亲不要哀伤太过,还要保重身体,并和叶薰亲自扶他到侧殿休息一会儿。

  书颖给他把一把脉,发现他身子还好,这才放心了,又开了一些温补的药膳给他。

  叶世钊道“哪里需要这么麻烦了,我只是一时伤心和累着了,没有大碍。皇上自己保重,一边生养孩子,一边处理那些军政商业之事,够你忙的了。”

  书颖道“政事堂有介修他们,幽州有熙儿、生意上的账目有然儿和昭隐,内宫的事有薰儿,总参的事有元均、大哥、子聿他们,爹放心吧。”

  叶世钊面露惋惜之色,道“你祖父之前还一直想去幽州看一看,可是终没有等到。”

  书颖也轻叹一声,道“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我们扶他棺椁去幽州停灵,也算了他生前心愿。爹自己要好好保重身体,长命百岁,好好住一住新皇宫,幽州的皇宫修得比洛京舒适便捷有品味多了。”

  叶世钊道“你建的,哪能不好呢我倒想去瞧瞧那个火车,听说已经造出了能拖五节车厢的火车了。加煤、加水后,连晚上都能一直开车,每个时辰能跑100里古代一里等于四百多米,从幽州到上京只要四天时间。”

  书颖笑道“我也想去坐坐,还我是两年前坐过两节车厢的,那个速度还不快。现在因为轨道铺长了,那些工匠做的试验做得多,改进了很多。”

  叶世钊道“朝中为下个阶段修建铁路的优先权吵翻天了,皇上意属先修哪里的”

  有了交通便利,物流和人员流动就都大大提升,各位官员们一看,这天下处处都有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地方。所以各有政见,想建铁路方便自己负责的工作。

  书颖沉吟了一会儿,道“现在各大公司铺设铁路有了经验,效率能提升。朕有意为铁路的事发行国债,以便有足够的资金同时开建幽州到朔方和幽州到武昌的铁路。

  修好到朔方河套的铁路,可为进一步谋取西域、漠北做好基础。武昌是除了幽州一带之外的最大的煤、铁复合产业基地。修到武昌后,武昌就可成立分厂,出产铁轨和火车,铁路往南扩至岭南,往西扩至蜀地。”

  叶世钊悠然出神“如此一来,新京到关东、西北、岭南、蜀中都有铁路,新京到河南东路、淮扬江南、辽东有海路和运河,可以全面控制疆域。”

  书颖点头“不错。不管风云变幻,这些地方都会成为华夏统一的本土,文化、经济上都结成一体,向外拓展殖民地,文化和经济实力影响藩国。大夏就可成为远胜大唐的时代。”

  叶世钊因为父亲的死有些感慨“人生无常,人生七十古来稀,希望我还能看得到。”

  书颖笑道“咱家人也得懂得惜福养生的,并没有纵情酒色,爹一定看得到的。再过五年修好这两条铁路,就有了更多成熟的铁路施工队伍,能同时修更多的铁路建设了。”

  叶世钊道“你能富国强军,完成北伐,开疆拓土,四夷臣服,还发明出这样的神奇的东西来,天下人总不会非要回到前朝时。”

  书颖轻笑“先进的学术技术和产业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的子弟不出任朝廷职位也能自立,不用民脂民膏。赵氏子孙活着,正可让天下人看看,没有我叶氏血脉的赵氏子孙,哪个及得上我们叶氏”

  虽然这种资本的力量必然也没有什么良心,但是资本现在还基本遵守商业规则,还向朝廷缴纳丰富的税款。这在民间的认知还是女皇是天下第一全才,她的聪明若天人,掌握着别人不会的技术秘芳才发了财。

  两人正说着,忽然听说前朝宗室结伴前来吊唁了。因为书颖谦称是租用前朝的皇宫,所以现在也不能在宫内停灵,只放在靖安宫。这地点限制,倒不像帝王驾崩,况且叶清江生前也没有当过皇帝。

  前朝宗室来吊唁,也算是他们对篡位的叶氏的示好和认可,这样更能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利益。

  书颖明白虽然斩草不除根会有复辟危险,但若学司马氏的不仁、不义、不忠和武氏的狠辣,后人必也难守住正统的位置。因为灵堂守着很多官员,书颖这时出去展现一下大度包容、与赵氏和睦的样子。

  所以她整好孝服衣冠,与叶薰到了灵堂。叶书林、叶玉堂、武成贵君、文德贵君和叶然、叶霆等叶氏孙辈都在堂上,正与几个赵氏代表谢礼。

  一听说书颖到了,赵氏代表便大礼跪地参拜,书颖让人扶起他们。

  赵琮揖手道“皇上还请节哀,保重龙体。”

  书颖轻叹一口气“你们都有心了,霆儿,快招待几位郡公、县公去花厅用茶吧。”

  叶霆起身应道“是,皇上。”

  赵珏也在其中,他已有多年未见书颖,他的父亲已逝,现在他升为县公爵位,依照他前朝宗室旁支的身份,也无法再升爵了。到他儿子,朝廷若能赏个九品芝麻虚衔都不错了。

  赵珏忽然揖道“得闻皇上不日将要迁都幽州之北,不知道我等赵氏子孙能不能去汉家故地”

  书颖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们当然也可以去,不过你们没有实职,费用自理。”

  赵珏轻轻点了点头“我明白。”

  赵珏今年四十五六,身子已有些佝偻,两鬓斑白,已经显得颇为衰老,大他四岁的李玄却因为内功深厚像是三十出头。

  书颖感受世事无常,忽问“县公要保重身体,府上应该不缺银钱用度吧”

  赵珏道“不曾缺用度,皇上恩典,将先帝的资产大半交给赵氏宗族,还有每年十万贯租金,赵氏子弟都分到不少。”

  “这样朕就放心了。赵氏是先夫家族,朕的熙儿几个也流有赵家血脉,朕并不想苦着赵氏子孙。”

  在场的赵家子弟松了口气,作为“前朝宗室”,这些年他们一边怨恨,一边也如履薄冰。就怕女皇学武后杀光赵氏子孙,又怕她学赵氏先祖对待前朝的皇室,面上说厚待,可背后让人家近支绝后,过继了远支的做做样子。

  赵琮、赵珏等哥几个退出灵堂,跟着叶霆去喝口茶,这礼节也算到位了。那哥几个,还属赵琮稍混得好一点,因为他的继室是裴四娘。

  裴延庆和裴太后虽然和裴四娘不亲近,但到底是亲戚,只要裴四娘不作着把裴延庆、裴太后都得罪惨了,她尚还有些脸面。她少年时和书颖不投机,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事,书颖也没有空理会她。

  叶清江丧期时,叶世贞也回来哭灵,这时候叶世贞的丈夫已逝,王知敏毁容被嫌,精神不太正常,叶世钊才念起早年的姐弟之情留下了她。

  叶世钊愿意家族的人资助她些银钱,但是对她所出的王家孩子却没有想搭理。叶世钊大梦而归后,十分防备王家的子弟像大梦中的一样心中藏奸,总是背叛和把人当踏脚石。

  所以叶世贞当时再可怜,叶世钊也只能冷硬心肠,只要叶世贞一死,叶家和王家也真正没有一点关系了。

  在正式迁都之前,很多朝廷机构的先行部队已经去了新都,一切听从燕王调配,准备着迎皇帝、太皇迁新都。

  到了八月中旬,起程迁都,御驾马车、百官马驾、国防军、乌衣卫、太监宫娥的车、马浩浩荡荡东出北上,运河上也密密麻麻都是运行李、粮草的船只。

  沿途经过时,难免要征用民夫协助把地方仓储用来供给粮草,好在他们要赶路,使用民夫的时间不多。这是朝廷中央和地方安排的,朝廷能不能补贴民夫一点费用就不得而知了。

  到了九月初六,御驾和百官就到了新都外城郭,燕王带着各部先头部队和本地官员在外迎接。新都外城郭外没有建城墙,现在外城郭有些建好的民宅和商业房产,大部分还在风风火火的建设当中。

  到了宫城才有比较薄的城墙,主要是防备一般盗贼和宵小会破坏朝廷部门的工作地点和达官贵人的住处。不是用来防备外敌。

  用书颖的话说,掌握了漠南、关东,新都一带根本没有外寇能到达,不需要建厚城墙浪费钱财。

  王甫掀开车帘,看着远远近近的地方都在热火朝天建设,还有蒸汽机为动力的机械用于钻地、运送材料,有些建好的房子高得像塔一样。他不禁感觉到了另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进入皇城后,发现一切清新了起来。主干大街是洛京主干大道的三倍宽,在绿荫掩映下,两边建着鳞次栉比的房子,全是别墅。

  等过了这些密集小别墅区域,就两旁远远近近的六层高的大楼有序的建在这些区域里,而大楼四周却有大别墅或一些未知建筑。

  大厦楼顶都有一些大字牌,中老年人有远视眼看得清楚,刚刚他们就陆续看到左边的几栋大楼上就竖立着“工业部”、“农业及农业税收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教育部”、“翰林院”、“国民健康卫生部”、“财政预算开支审计部”、“监察部”、“民安部”、“司法部”“商务及商务税收部”、“国有资产统计管理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银行总行”。

  甚至在后头看到一栋“大夏妇女儿童保护和慈善总会”,这让王甫等人想起了大周的“慈幼院”慈也有指母亲和妇女的意思,这可比大周的相应部门还大。不过这个部门就没有那么大的相应官邸了,因为要让命妇们参与主持这方面的工作,从而支持丈夫们的事业。

  右边的部门少一些,但是有些部门占地很大,经过中央干时,就看到了“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皇家陆军军官本院”。“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双子大厦倒不会特别大。

  这些部门有部分还在分离组建当中,有部分已经组建了。以前的中书、枢密、三司掌政、军、财三大权力,之下还有六部,后来赵玮父子改制,用户部架空的以前李太后门生掌控的三司,六部地位提高。

  现在新改制后,政事堂改为政务院,是最庞大的文官和专长技术官僚组成的管理内政各项事务的机构。其下统辖内政二十几个部,这个“部”的品级相当于原来六部之下的分管事务部门。

  官员品级则采用现实世界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一定的传承关系的“九品27级”,就是一品的“正、从、庶”的到九品的“正、从、庶”。

  有些职位考试要求低,一考上授官只有庶九品,但有些专业性高的岗位的考试,一考上就能授六品官,这就要看个人的才能了。反正各部各科考要每年招考,人员不够用的会先用志愿者,志愿者考本部门的职位当然有一定的优势。

  既然民间的读书人都向往当官,录取人数不可能一直减少,那么只有依仗工业化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资,又刺激经济,从而增长的财政能够支撑庞大的官员队伍。

  这需要慢慢健全专业录取的制度,这也是书颖后半生一项最为重要的任务。用科考引导读书人往实操技能发展,不要只读不实用的儒家经典,而是讲务实办事效率技能,应对新时期庞大政务的需求。

  本来这方面的反对声浪会很大,但是这七八年来,朝廷用了很多志愿者,志愿者背后又连结着各地的寒门士子和望族子弟,他们中很多人因为学习实践,想走新式科考的路。

  书颖早就明白,一切新旧观念的对抗本质都是利益之争,想让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只有培养好新的相应利益体,而人品的高尚和低劣以难以决定一次政治斗争的成败的。

  书颖就像当年忽悠激发出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对立来抵消新旧派系的对立一样老谋深算。总之,等到现在的志愿者团体庞大后,书颖让政务院、考试院和各用志愿者的单位向一些志愿者们说明新式科考利于部门工作运行,更利于他们这些有实践经验的志愿者考取岗位。

  志愿者们的消息传播很广,这个队伍中的人听说这个事情,还不个个打了鸡血一样为自己的前途跟那些顽固守旧的人对抗书颖自己却在皇宫里扮着纯洁无辜的白莲花,其老练的政治手腕,朝中的人也只能窥其一斑,没有臣子明白她这一点“阴险”。

  她几年前走的一步棋解决了当时军垦和分地的用人不足的实际大难题,可现在居然还有另外大用,就算聪明如王甫都不相信她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大规模地改革科举和教育。

  志愿者们肯定没有反对女皇改革科举和相应教育的立场,而顽固守旧的人无暇去反对女皇,与志愿者队伍争论就够他们头疼了。而想要守旧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家中有兄弟、子侄当过志愿者。

  若是儿子还好,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就不反对了,如果是兄弟和堂兄弟分属不同阵营,在家庭聚会时都能吵起来,简直跟近现代解放前兄弟分属不同阵营、有不同信仰时一样。这些都是外话。

  官员们的马车再往前驶着,不久就远远看到左边一栋圆形的更大号的六层高的大楼,上面的牌子赫然是“大夏中央政务院”;右边一栋四方六层大楼,楼顶上是“大夏国防总参部”的字样。

  各部门附近的二十几栋三种大小规格的别墅就是各政务院直属部门实职在岗高官的官邸。一律是在岗在职时居住,告老还乡或被罢免时搬出,被部门请出去就没有脸面了。

  中心地界,书颖还多建了几栋别墅作为荣养文官中三公三师、武将中受女皇信任的元帅、大将的官邸。官邸可以让他们住到本人老死,妻妾儿女办完丧事、停完灵下葬后,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再搬出官邸。,,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iangjiao2020.com。香蕉小说网手机版:https://m.xiangjiao20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