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科技汇总_三国袁公路
香蕉小说网 > 三国袁公路 > 第68章 科技汇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8章 科技汇总

  扬州的迅猛发展与扬州的科技进步密不可分,而扬州科技之所以能在短时间里突飞猛进,则是得益于袁术这个bug的存在。

  伟人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正因为中国开始注重科技的发展,才能在极短时间里成为世界大国,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所以,袁术自打来到大汉就已经合计好把科技发展作为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为了更好的发展科技能力,袁术将力学作为首选。整理基本的力学中关于力的分解与杠杆定律,转化为大汉的计量单位,就花费了袁术近半年时光。

  虽然时间颇长,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得到袁术近三个月的教导,袁术麾下重要的工匠都有了力学中压力、摩擦力、拉力、引力等概念。这些概念渐入人心的结果便是工匠们制作的各式杠杆滑轮更加科学合理,极大的降低了劳动力与资源的耗费,使得生产更加轻松。

  理论上建好了基础,袁术便将这一块仍给工匠,让他们小心求证,多做实验,以便从这只言片语中形成体系,方便学习传承。

  另一边,袁术则开始召集善于金属工艺品铸造的工匠,开始攻克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支柱轴承。

  大汉的轴承就是两个环相套,对摩擦力的减少很低,同时由于制造材料多用木材,极易损坏,这就导致这时候的车辆根本不能承载太多东西,运力受到极大限制。除了车辆上面,其余的像传动系统也是受到限制,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

  袁术靠运气炼锰钢,出产虽低,但也负担得起这些机械关键零件的制造。

  以前袁术曾在胡商手里买了一坨大约20斤的不知名金属。本来他想把这团金属留下,以后奖赏给有功的大将。后来,看到大汉在机械方面发展一直停步不前,而这坨金属拥有超强的硬度,于是袁术萌生了将金属做成刀具的想法。

  大学时期,袁术进行过金工实习,看过现代工业的工业机械,知道各式刀具的模样,依葫芦画瓢也不是不行。

  当然车床、铣床这些东西搞不来,但进行简单的模仿,达到一些目的还是很靠谱的。

  袁术用了三个多月,将大部分金属溶化铸造成了面积一厘米的倒三角形刀具。这些刀具的抛光与开锋又耗费了十余个老工匠近三个月时间,一切都是靠着手磨完成。

  刀具制成后,袁术便开始了他的滚柱轴承制作。首先将锰钢用模具制成内有凹槽的钢条,然后靠人力驱动安装上刀具的转木对钢条内凹槽壁进行初次抛光。这种抛光虽然速度缓慢,而且要反复进行很多次,但是效果还很不错,一日三十台机器进行,能抛出越四十几条合格的轴承外壁钢条与内壁钢条。

  初次抛光完成,在进行人工打磨。这活技术性不是太强,一个人一天能磨一到两条。

  滚柱则直接由机器拉成,打磨后用锯子慢慢锯成等长便行。

  最后便是组装。将钢条锯成想要的样式,利用水轮推动的圆杆慢慢卷成圆形,再嵌入滚柱,结尾工序便是将嵌入口慢慢敲回原位,用铁水把圆环接口处的缝隙封住,一个轴承就制作完毕。

  这样一个轴承制作下来要花费近7天时间,用时很长,但给袁术的好处却更为巨大。由于有了轴承,袁术的钢厂,武器打造作坊等地都率先使用上,效果就是这些地方所需人手下降了三成有余,而产量提高了近两成。

  另一种值得一提的发展就是指南针。指南针好办得多,只要找到磁石,磨制成针,固定到底做盘上就行。

  对扬州的工匠来说,制作指南针的工艺已经是小儿科,因此产量客观,基本已经普及到袁术军中伯长一级。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袁术也搞了出来。火药这东西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对于21世纪人来说,只要能买到硫磺与硝酸铵,小学生都会做。可惜,大汉可没有纯度90以上的硫磺和硝酸铵。

  不过这难不倒袁术。混迹网络十余年,土法制火药袁术还是会的。硫磺倒是好办,找到硫磺矿,水浸过滤几次就可以。硝就很麻烦了,思来想去,袁术使用了蛋清提纯法。

  蛋清提纯法,顾名思义就是用鸡蛋清胶体的性质,把硝矿溶液里的其他重金属离子给弄掉。用这个方法,提取到80以上纯度的硝还是可行的。

  所有原料齐全后,袁术试制了几个土炸弹看效果。土炸弹不愧是土炸弹,简直土得不能再土了。一斤多的量爆炸范围才有2米多,就算加上破片也就十米之内有杀伤力,用来打仗简直就是坑爹。威力上虽然勉勉强强,成本都能要人命。对于火药大失所望之下,最后这些火药被袁术批准少量制作,扔到矿山上去炸山开矿去了。

  造纸术这东西如今已经有了,只是所造的纸质量不太好,而且很贵,袁术便提了点建议,让他们用竹子嫩叶与嫩枝在石灰水里发酵之后试一试。没想到这还成功了,虽然产出的是薄薄的草纸,但把几层草纸用大石板压倒一起晾干,还是可以出来能写字的纸,美中不足的是这纸成本虽然较以往的蔡侯纸降低很多,但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而且保存极为不易,没能带来多大改变。

  制作出来的纸袁术多是用于出售,剩下的一部分则是提供给州内做学问的名士与各级官府,少部分则用来制书。

  印刷术这种大杀器袁术也想好好利用起来。可惜,大汉纸太贵,布帛也不便宜,所以虽然印刷术很好弄,但用处却完全没有体现。袁术只得嘱托几个工匠慢慢在特制的青铜方块上慢慢雕刻出字体,以备后用。

  除了这些技艺外,扬州的造船业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袁术一直没有忘记船对于多水地区的益处,所以一到扬州便组建了一帮常年造船的工匠,让他们试制海船。

  对海船的制作,袁术就是门外汉,只知道电影中古船的大致模样,于是他便将记忆里的海船模样口述令人画下来,然后吩咐加上水密仓,便不再管。一股脑的把这件事仍给向朗,让他去监督,其余的经费粮食都是优先供给。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接连不断的失败,淹死了300来号水手后,终于有了一艘能在近海三十余里处航行的海船。这海船结构连接上上使用了钢钉与棕榈皮捆绑的方式,应付不大的海浪完全没有问题,就是不知道遇见台风会怎么样。

  海船船体长35米,宽4米,呈梭子形,共乘人员60人,袁术将之命为号,意为征服大海的。

  本来船上还能装几十号人,但因为这只是实验性质的船,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海试才能定型批量制造,所以袁术也没在上边配备武器,只是让造船厂仔细的记录每一个细节,找出不合理的地方,意图改进后再量产。

  民生上的科技进步主要体现在制盐业上边。扬州会稽郡沿海因为离长江口比较远,海水盐含量也算可观,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也不错,适合晒盐,于是袁术便前往会稽与王朗细细讨论了这个问题。

  经过两年的试晒,反复的摸索,总结成败后,会稽句章县盐场终于晒出了令袁术满意的海盐。这些海盐因为有了袁术提前叮嘱的投纯碱沉淀杂物,摒弃卤水残液后,色泽已经达到白色,只是容易结块,想是残留的其余物质还有一部分,好在就这个品质的盐在大汉已经是上等的。

  有了句章的成功,会稽吴郡等地适宜晒盐的地方都开始出盐,扬州的盐价暴跌。大量的盐也给扬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然,盐价下跌引起的沿海煮盐人生活困难问题,袁术也做好了安置准备,至于其余的世家,两郡大世家都得了甜头支持袁术,他们也跳不起来。而私制食盐一事朝中有人的袁术岂会害怕这个

  三国袁公路章节列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xiangjiao2020.com。香蕉小说网手机版:https://m.xiangjiao2020.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